閱讀:12620 更新時間:2020-11-04 14:31
前幾日,一位朋友拿出了他自己設計的一個產品,興奮的向我介紹,然后問我,如果想要讓現在的黑白屏顯示出紅色圖標,是不是換個屏就可以了。這是個類似智能水杯的產品,但跟一般的智能水杯不一樣,它不是直接放水的,而是把運動水壺放在里面。用這位朋友的說法,這個產品是用來給運動水壺保溫的,水壺里面的水不熱,40度左右,拿出運動水壺就能喝,水壺放進這個產品,產品內壁上的發熱膜就給運動水壺加熱,從而維持水溫。因為是戶外用的,所以這個產品是鋰電池供電。這位朋友說當溫度低于35度時,他希望屏幕上顯示水溫的字符顯示成紅色,然后一閃閃的,越說越興奮,雖然我提醒他屏幕換成彩屏硬件成本會上升,但他因為被自己這產品設計的妙點子嗨到了,認為完全沒問題,用戶是可以接受這樣的成本上升的。
看著他興奮上頭,我關于這產品設計方面的一些負面分析有點不太好出口,畢竟自嗨上頭了也聽不進去的。
產品設計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事情,可以說人人都可以是產品經理。但產品設計過程中有很多陷阱,不是人人都能清晰認識到。設計者容易陷入自嗨,是產品設計過程中需要警惕的地方。想保持清醒不容易,即使是一些能力很強的人也容易陷進去。
回頭來看看這個產品,產品的作用,就是讓人在戶外能喝上溫水。替代產品有哪些?售價如何?大保溫杯算一個,即使怕燙,也可以用瓶裝純凈水兌,或者裝入保溫杯的就是溫水,幾十塊錢一個;各種保溫袋和保溫瓶套也可以,通過充電寶加熱的,幾十塊錢一個。而這個產品呢,從功能上看,因為是隔著運動水壺的塑料瓶壁加熱的,加熱效率比較慢。因為產品本身是塑料件,散熱比較快,需要靠10W發熱膜維持溫度,雖然使用了2000毫安時的電池,也就能加熱個1個多小時,然后就會沒電涼涼了。隔著塑料瓶壁加熱里面的水很忙,要側準水溫也不容易,需要用紅外之類非接觸式測溫手段,現在一個紅外測溫頭的價格要幾十上百。然后還有一塊顯示屏和一塊帶有WiFi功能和稱重模塊的線路板,作用是與手機相連記錄喝水的量。算算這幾大件,成本都要超過類似產品的售價了。即使是和智能水杯相比,加熱難測溫難保溫難,唯一好處是能從中把運動水壺掏出來。
這朋友在糾結是否要換成彩屏,覺得低溫紅字提醒非常必要,至于因為會造成硬件方案需要重新研發和成本進一步上升的事情,在這么自嗨的情況他還沒覺得有什么大不了。實際上這樣的產品設計,已經完全不可能出來被市場接受的產品了。究其愿意,是設計者產品設計經驗和工具不足,完全被自己覺得巧妙的點子高興壞了,覺得一個點子超越小米吊打蘋果,產品上市賣爆指日可待。
所以產品設計一定要警惕設計者的自嗨,不要對自己的產品有溺愛,而需要站在市場和用戶的角度審視,時刻保持清醒。